目前,我国在疫情防控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但新冠病毒仍在全球快速传播,尤其是近期在国内部分地区,新冠疫情也有反复,提醒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,做好防控。
临近期末,再过段时间就放暑假了,那么在假期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,避免不必要的紧张或者防护不足?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专家们带来相关科普,希望下面一些知识对大家有所帮助!
一、关于新冠肺炎
1.新冠病毒的特点
怕热:56℃ 的高温,30分钟即可杀死新冠病毒
怕晒:紫外线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
怕消毒:来苏水、0.1%过氧乙酸、75%乙醇、含氯消毒剂、过氧乙酸和氯仿1分钟即可杀死病毒
温馨提示:近期三文鱼还能吃吗?当然可以吃,按照新冠病毒在56℃的高温下,30分钟即可杀死的特性,什么东西煮熟、煎熟了再吃,就是安全的!
2.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
咳嗽、发烧、疲乏无力、拉肚子,严重的有呼吸困难。
如果出现这些不舒服,同时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接触史,或者14天内去过疫区,要马上戴好口罩,及时去医院。
温馨提示:如果高度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,去医院时尽量不要乘坐公交车、地铁等公共交通,以免扩大感染源。
3.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
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飞沫和接触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针对这些传播途径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护措施: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不聚集、不扎堆。
关于口罩:在低风险地区,在地广人稀、空气流通的室外,可以不戴口罩。但在商场、菜市场、教室、会议室、写字楼等密闭空间,请一定戴好口罩。
关于洗手:饭前、便前、便后、摸自己眼鼻等部位前都应该按七步法洗手,或者用合格的手消液消毒1分钟以上。
关于距离:飞沫和气溶胶一般传播不超过1米,目前研究最多不超过1.8米,所以陌生人之间间隔1米以上,相对安全。
4.无症状感染者
新冠肺炎有少部分病人没有症状,胸部CT及血常规检查都正常,称为“无症状感染者”。
目前的研究发现,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相对较低。
二、放假期间,哪些事情可以做,哪些事情不能做?
1.空调能不能用?——可以用!
只要家里没有新冠病毒肺炎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,不管是独立空调还是中央空调,都可以照常开的!
至于教室、单位甚至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空调能不能开?如果每个房间都是独立的单体空调,是可以开的;如果是中央空调,就需要根据空调系统处理空气的方式来具体看了,全新风式空调系统、回风式空调系统可以开,全密闭式空调系统建议疫情期间不用或者慎用!如果必须要使用,建议使用前加装新风系统。
2.能不能聚餐?——可以聚,但尽量少聚!
要点一:尽量选择室外、空气流通的场所。
要点二:如果是室内,选择包间,因为餐厅人员密集,你并不知道隔壁桌的陌生人是否是来自高风险地区、有无密切接触史。选择包间的话,尽量能够保证周围人员的来源安全。
要点三:尽量不和陌生人聚餐、聚集。
3.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包裹可以拆不?——可以处理后再拆!
新冠病毒在室温24℃左右,在塑料、玻璃、马赛克、金属、布料、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-4天左右,所以不着急的话多放几天就没事了。
如果着急使用包裹内的物品,可以采取前面提到的消毒、加温等方法处理,可以杀死病毒。
4.可以出门旅游不?——可以,但要选地方!选方式!
首先,避免去中高风险疫区旅游(国内新冠中高风险地区,可通过微信小程序“国务院客户端”了解实时动态)。
其次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(飞机、动车、长途汽车等等),尽量选择私家车、自行车、步行等方式。
此外,在住酒店、宾馆期间,尽量不聚集,在公共场所需要注意戴好口罩,注意手卫生。
5.可以出差不?——可以,但要选地方!
首先,最好减少不必要的出差。
其次,避免去中高风险地区出差(国内新冠中高风险地区,可通过微信小程序“国务院客户端”了解实时动态)。
出差期间乘坐飞机、动车、长途汽车时,在酒店、宾馆的公共场所尽量不聚集,注意戴好口罩,注意手卫生。
郑重提示:如果因特殊原因,前往中高风险地区,返回后需要先进行核酸和抗体检测,然后自行居家隔离14天,返校和上岗前再次经过核酸和抗体检测,结果阴性才能返回。
三、假期突然感冒发烧了,怎么办?
如果在假期突然发烧了,是立即去医院检测核酸还是可以在家先观察?建议分情况而论。
如果近期都在低风险地区,到人流密集地都坚持戴口罩,没有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史,建议可以在家观察1-2天,一般普通感冒的发烧过一、两天会退热。但在面对家庭成员时,也要戴口罩,咳嗽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或用肘部遮掩口鼻,注意手卫生。
但如果自己发烧,同时家人或周围同学也出现发烧的症状,这时就必须立即到医院做核酸检测,以排除可能的新冠疫情。
如果近期有到过中高风险地区,或者有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史,只要出现发烧症状,请立即到医院做核酸检测。
到医院期间戴好口罩,建议不乘坐公交车、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。
四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对抗病毒
适当锻炼
规律的生活方式
假期不过度玩游戏或看手机,保证合理睡眠时间
合理饮食,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
保持情绪稳定